人物档案:王志龙,男,藏族,2000年2月13日出生,泸定县岚安乡人,2006年9月至2015年6月就读于泸定县岚安乡九年制学校,2015年9月以优异的成绩(文考成绩668分,全州37名)考入康定中学高2018届14班(理科网科班),先后担任过学习委员、班长等职务,2018年5月被评为“四川省三好学生”。在2018年高考中,取得了670分的优异成绩,其中语文108分、数学143分、英语131分、理科综合288分(物理106.5分、化学99分、生物82分)。享受国家专项政策,被清华大学土木类专业录取。
劳作中的王志龙
兴趣爱好:打篮球、看书、和同学们谈论时事
座右铭:别让自己的大脑成为别人的跑马场;有志者事竟成
清华、北大,中国人心目中永远的最高学府。能够置身其中,成为其中的一名学子,是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愿望。王志龙,一名出身寒门的学子,最终破茧成蝶,成为令人艳羡的清华学生,他的成功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亲情呵护——出身寒门不自卑
诗人曰:一切痛苦都将成为过去,过去的都是美好的回忆。
2000年2月13日,王志龙出生在泸定县岚安乡脚乌村山埂子组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泸定县岚安,原名“昂州”,早在明朝就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贸易市场。据说,原民国政府考试院院长戴传贤曾经从这里路过,天晚,只好歇息一夜。天明时,推窗一看,室外薄雾如纱,树影朦胧,没有风声,却有鸟鸣,一派祥和,仿佛仙界。戴院长欢喜,冲口而出:这地方应叫“岚安”,院长这话是取雾岚不动之意。渐渐,人们就把昂州称为了“岚安”了。岚安乡是泸定海拔最高、最贫穷的藏族聚居乡,这里曾经是红军浴血奋战的红土地,也是甘孜州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
7月12日,连日阴雨连绵的天空突然放晴。由康定中学相关领导、部门负责人、高三年级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组成的家访团一行12人利用天晴的机会一路跋山涉水来到岚安乡脚乌村开展对贫困学子的家访工作。王志龙的父亲一早又到泸定卖菜去了,正在帮助做家务的王志龙和他的母亲、爷爷、奶奶等一下围坐在老师们的周围,你一言我一语地为我们勾画出了王志龙的求学和成长经历。
王志龙出生时,家中已有2个孩子,一个是大他3岁的哥哥王志旭,一个是年长2岁的姐姐王志凤,属龙的王志龙的到来让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十分高兴,却又让这个本已贫穷不堪的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新的压力。面对此情此景,生活在山高路陡,土地贫瘠的岚安土地上的王志龙的父亲王永义发誓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将孩子们都供养出去上大学,让他们不再重蹈父辈的艰辛。
这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王志龙的爷爷龚万能已71高龄,因长年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腰椎一直有伤,并且于2016年在康定进行了手术治疗;奶奶王海珍也已年近70岁,患有肺气肿,两位老人都已基本丧失了劳动力。王志龙的爸爸仅读过小学,母亲是初中毕业生,父母都是老实本分的农民,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父母种地、卖菜的微博收入。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很差,但王志龙的父母坚信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父母经常教育儿女们说:“一定要读书,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什么事都不要想,一心读好书”,“家中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念书”,“你们一定要为父母争气,走出大山,去创造自己美好的生活”。父母虽然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但他们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王志龙三姊妹,让他们在漫漫的求学道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坎坷、曲折都始终有着坚定的信念。
爷爷、奶奶拖着多病的身体无怨无悔地操持着家务,爸爸妈妈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到县城卖菜,天黑才迈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家中。为了省钱,他的父亲王永义开拖拉机到泸定县城卖菜,从不在饭店里吃饭,长期自带干粮,有时当天不能返回,晚上为了节省住宿费,从不住旅馆,就睡在拖拉机的车厢里……,这一切,王志龙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们兄妹从来不向父母提出自己除学习以外的任何要求,只求能吃饱饭,穿暖衣。他们也心疼自己的父母,往往在完成学业之余,主动帮助父母操持家务、打理庄稼,直到他离开家人到康定求学亦未改变。今年高考一结束,匆匆告别老师、同学后,他又立即回到家中,还多次与父亲一起去卖菜,共同睡拖拉机车厢。
自古英才多磨难,生活在这样的家庭,在长辈的呵护下,在哥哥姐姐的爱护下,虽然生活清贫,一家人却其乐融融。生活的艰辛,不仅没有让王志龙妄自菲薄、自暴自弃,相反,更让他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他常说,“是贫穷的家庭让我懂得了努力,奋斗,懂得了只有认真刻苦才能回报父母。”
倾情帮助——求学艰辛不放弃
人云:寒门学子早立志,艰苦求学亦是诗
虽然家境贫寒,但王志龙的童年是快乐的,没有上过一天幼儿园,却可以和伙伴们一天到晚追逐打闹,没有上过兴趣班、衔接班,却在帮助父母做农活中体验了生活的本真。
时间流逝,王志龙到了上学的年龄,家庭条件好的伙伴们纷纷下山到泸定县城求学,而王志龙却只能就近入学,到岚安乡九年制学校就读。王志龙的入学,让这个本来就捉襟见肘的家庭又多了一笔学费等的支出。然而,王志龙是幸运的,就在他念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国家、省、州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先后免除了课本费、作业本费,并且由财政免费提供教科书、作业本,同时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为每生每天提供4元的营养餐补助,对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每生每年给予1700元的生活补助。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此后的小学、初中学习王志龙几乎没有什么花费就顺利完成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并且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高中。
2015年8月,一道难题摆在了王志龙面前。因为成绩优秀,他先后收到了康定中学等州内三所高中的录取通知书,何去何从,让这个15岁的少年纠结不已。发自内心而言,他是想到康定中学就读的,因为他听说康定中学年年都有数以百计的优秀学子被国内名校录取,更有自己培养出来的考入清华、北大的佼佼者。可是康定中学地处州府康定,物价昂贵,生活成本高,到康定中学就读无疑将更加重父母的负担,看到父母因为过度操劳而过早苍老的身体,王志龙不禁潸然泪下。然而,他的这一切没有逃过父母的双眼,了解情况后,他们鼓励儿子: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既然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学校,父母一定会竭尽全力支持你。
父母的一席话坚定了王志龙到康定中学求学的决心和信心。在踏进康定中学的第一天,考清华大学就成了他种下的又一个人生梦想。
“立下愚公志,埋头苦读,一定要去自己心目中最好的大学学习。”站在康中校园运动场上,王志龙骨子里的拼搏劲头再次被激发了出来。
进入高中后,国家、省、州一系列愈加完善的资助政策,再次解了王志龙的后顾之忧。2015年年初实施的免费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州继免费学前教育,免费小学、初中教育之后又一重大的教育惠民政策。高中3年里,王志龙和甘孜州所有的高中生一样,每年免除1200元的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1000元,给予住校生生活补助1700元,作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他还享受每年2200元的国家助学资金。得知他的家庭情况后,学校每月为他提供600元的生活补助,学校资助中心还先后通过中央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 香港公开大学MBA硕士15班对他进行资助。
在政策的资助下,在师生们的帮助下,王志龙一头扎进学海之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和所有关心爱护他的人,在9年的小学、初中生涯中,他只有一次考试成绩是全班第4,在高中学习中,他也只有2次考试成绩为全年级第2,其余均为年级的第一名。在成都七中网校排名中多次进入前五十名。参加四川数学学会举办的数学竞赛并获省二等奖。
2012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发出《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即“国家专项计划”)则为王志龙“圆梦”清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享受了国家专项计划政策福利的王志龙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清华。
重情重义——学霸原来不无情
汪国真说: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家境贫困,又背负着沉重的学业负担,印象中的贫寒门学子应该是不苟言笑、呆板木讷的,但与王志龙以及他的老师、同学一交流,我才发现自己是大错特错了。王志龙兴趣较为广泛,喜欢打篮球、看书、和同学们谈论时事。学习之余,他会龙腾虎跃地和同学们在篮球场上切磋球艺,还会和同学们一起天南海北地谈论国际、国内大事,发表自己不落窠臼的看法,引得同学们惊奇、艳羡的表情。
说到自己老师们,王志龙的感激之情更是溢于言表,老师们在学习、生活上对他点点滴滴的帮助往往会情不自禁的浮现于脑海之中,弥久更新,仿佛就在昨日。他说,他永远忘不了班主任、英语老师贺剑泽里的无微不至的关心、关爱:每次考试后主动帮助分析每一科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经常询问自己平时生活情况、在寝室住宿是否有问题等, 时时帮助关注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招生;语文老师雷萍、物理老师田方平平时经常给自己分享一些各地经典的题型,并共同分析;风趣幽默、举重若轻的数学老师杨建利,严肃稳重、对知识孜孜不倦钻研的化学老师陈明沁,有事没事关心帮助自己的生物老师李辉平时都爱给自己一些课外的练习册;尤其难忘物理老师田方平带自己去成都参加清华大学自强计划考试时对自己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考试前的赞许,鼓励。
王志龙还忘不了小学和初中的班主任老师、科任教师,虽然已毕业多年,但老师们平时总通过电话或微信关注他在高中的表现,在高考成绩公布后及时询问他的成绩并表示祝贺。
同在康定中学求学,今年高考考出了410分的王志龙小学、初中同学贾卜祥也深情地回忆起两人一起在岚安乡九年制学校学习时的情境,贾卜祥说,永远忘不了王志龙在自己学习成绩长时间不能提升时对自己无私的帮助。
王志龙更感谢高中同桌3年来给予的鼓励和帮助,同样来自农村家庭的吉安拉姆是雅江县人,相同的生活经历让他们有了许多共同的语言,平时有不懂的问题大家一起讨论;每次考试后,一起讨论错误的题、出现失误的题;没有考好时互相安慰;共同分享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情;每当学习出现瓶颈时,是她的鼓励让自己不至于失去信心……,在今年的高考中,吉安拉姆考了562分, 现已被成都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作为学习委员、班长,王志龙更是热心关心、帮助每一位同学,他总是积极回答同学们请教的问题,经常跟一些成绩较差的同学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时常和同学们交交心、摆下龙门阵,常常帮忙同学们分析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周蔼、郭倩、徐建瑜等都是他关心、帮助最多的同学。
真情回报——共话未来不言苦
人道: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心留一份感恩的情,重整行装再出发。
蓦然回首,高中三年生活已成为过往,得到高考成绩的那天,王志龙以及王志龙的成绩,成了刷爆康定、泸定众多学生、家长、老师朋友圈的人和事,甘孜微生活也以《王志龙!你在哪儿!全康定人都在找你!》为题专门推送了一篇微信。接到数不清的祝贺电话,也接到数不清的请求答疑解惑的电话,那些日子,王志龙火了,红了,也更忙了。
如今,一切又归于平静,清理了一下思绪,对还在求学的学弟、学妹们,王志龙想对你说:
高中三年,时间过得很快,高中每一科的教学也很快,在这种情况下预习和复习就变得很重要了。复习时一定要跟紧老师的节奏,认真、独立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解决、消化。在能完成作业的前提下可以自己找一些题来做。比如化学的知识比较杂、比较多,复习时要紧扣教材,可以将教材仔细读一遍,因为高考的很多题目来源于课本,因此回归教材很重要。
考试时千万不要紧张,要有信心,现在很多高考题都是高起点,低落点。平时做题时要养成好习惯,一定要仔细做好每一道题。将复习时的卷子归类整理,整理好自己的错题,形成错题本,做好笔记。
在学科学习上,语文一定要多积累,多读书,多关心时事;数学要多做题,多总结,各种类型的题都要多练,认真学习老师讲授的方法,但最好能灵活运用;英语要多背多积累,培养语感,同时一定要牢记语法;物理要记住每一个公式、每一种解题方法、每一种题型,并要学会灵活运用,不易过于死板;生物在通过理解性背诵后要灵活运用。
要尽量参加学科竞赛,高中三年,曾参加全省数学竞赛,这是一项高手的对决,是一种顶尖选手的博弈之战,通过这次竞赛,让我更加认识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不足,给自己新的定位,使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明晰的方向。
高考虽然很重要,但要放平心态。尽力就好,不要让自己后悔就行。记住高考无法决定人的一生,决定一生的是对生活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努力程度,加油!
憧憬进入清华大学后的学习、生活,王志龙顿感压力倍增。首先是昂贵的学费、生活费、交通费等,现在家里正在全力筹措,但距离目标金额还相差甚远。不过,岚安乡政府已开始关注他的学费,母校康定中学的陈军校长也表示会给他一些资助。王志龙说过段时间他会去相关部门了解一下相关的资助政策及贷款政策,不管怎样,他都会准时去清华大学报到的。“反正一切困难,最终还得靠自己去努力克服,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王志龙如是说。
对未来的大学生活,王志龙的规划是:首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化压力为动力,既然有机会去清华大学,继续努力比什么都重要。其次,提前做好学习准备,拟定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好大学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另外,在大学学习期间要多做一些课外拓展,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来提升自己。同时,也会提前了解考研、考博的相关要求,如条件允许将继续深造。
最后,王志龙再次感谢帮助过他的老师、同学和社会各界人士,他说,完成学业后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回报父母家人,回报那些帮助过他的人,回报家乡,回报国家,回报社会。(四川新闻网 图文/龙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