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建立教师激励机制。发挥绩效工资正面激励作用,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发放超课时补助;设置教学质量专项奖,继续落实30年一线教师退休奖励政策,实行教师职称县管校用、职称全县统筹并与考核挂钩等机制,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的内生动力,切实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按照“管薪不管人”的原则,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学校后勤管理的问题。上述激励机制,按照“分灶吃饭、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纳入州、县财政预算。
二是建立教师管理机制。采取核定岗位职责、核清具体课时量、定期组织考核考评、学生成绩与待遇挂钩、定期开展轮训、建立督促指导的督导机制和教科所研究指导的机制,建立健全教师业务管理机制。
三是建立教师淘汰退出机制。全面清理教师群体中的脱岗人员;每年对在任教师统一进行专业能力测试,测试成绩达到标准的留任,达不到标准的接受再教育,考试合格后回教学岗位,接受再教育仍达不到标准的,退出教学岗位,转为后勤岗位